|
諾貝爾化學獎的可持續性影響
> 作者:liuxiang
字數:2012
交叉偶聯反應(CCR)是合成砌塊最重要的反應之一,其重要意義使其在2010年獲得諾貝爾獎。1它們的主要優勢是提供獲得結構多樣性的機會2,3使分子具有許多官能團,并且具有選擇性,包括在產生手性分子時的對映體過量。主要的挑戰始終是反應性,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催化劑、芳基鹵化物(I > Br > Cl)以及配體的組合。這三個基本特征的變化創造了大量的文獻,可以分為創新的“三波”:第一波(催化劑)、第二波(鹵化物)和第三波(配體)。4因此,自發現以來,CCR策略在反應性方面得到了改進,沿著研究創新“浪潮”的路線。
CCR反應無疑也為人類的健康做出了貢獻。芳香族基團是迄今為止藥物化學和藥物開發中最重要的藥效團。最近的III期和上市藥物至少含有一個芳基或雜芳基。這些官能團,尤其是苯基,被摻入預組裝的活性藥物成分(API)中。5金屬催化CCR的最新進展極大地促進了芳基在藥物化學中的多功能性。然而,這些反應中的大多數依賴于芳基鹵化物的可用性。
CCR的創新已經迅速進入工業翻譯領域,這并不令人驚訝,但值得注意的是4在世界范圍內有許多相關的例子。藥物氯沙坦的CCR合成已由BMS公司(原杜邦-默克公司)進行;6用于合成孟魯司特的默克 Singulair 工藝基于涉及烯丙醇異構化的 Heck 偶聯;7,8雙糖苷酸的全合成實現了根岸和鈴木偶聯;9–13大規模的Corriu-Kumada和Negishi偶聯產生了PDE472,這是一種治療哮喘的潛在藥物;14輝瑞公司生產的丙型肝炎聚合酶抑制劑包括在 40 公斤規模上進行的 Heck 反應;15據報道,Suzuki-Miyaura偶聯用于合成克唑替尼(一種強效抗癌劑),具有類似的工業規模(50公斤)。16
如前所述,CCR的創新分三個步驟進行,稱為“波浪”。第 1 步是催化劑,第 2 步是鹵代苯,第 3 步是配體(用于催化劑)。正如第一波浪潮所顯示的那樣,這些創新可能會導致共同創新。更好的催化劑允許使用更好的試劑,從而產生更好的反應。步驟1使Li和MgBr從“硬”向“軟”Al和Zn基反應性催化劑轉變,其與官能團具有更好的相容性。涉及耦合伙伴的第二波創新預計將產生重大影響。CCR中鹵代苯的反應性更好,通過減少反應時間、溫度和材料使用(試劑、堿、催化劑和溶劑)來提高原子經濟性。此外,還必須考慮與鹵代苯相關的安全問題,例如,用更安全的試劑代替有毒和易燃的鹵代苯。在第三波浪潮中,CCR文獻中的發現表明配體與金屬一樣重要。CCR配體(特別是膦)的空間和電子特性有助于提供明確的空間體積來促進CCR反應。因此,盡管配體的生命周期評估 (LCA) 具有挑戰性,但配體已被納入該評估。
關于提高CCR整體可持續性的報道在文獻中基本上是缺失的,只有少數貢獻,主要是關于使用更安全的反應介質或非均相催化劑的可能性。5,17,18事實上,CCR仍然主要由(均相)催化劑及其配體定義。由于均相催化劑通常是復雜的分子,由于需要多步合成,它們與大型生態背包有關。它們的成本、制造過程中的巨大化學和環境影響、浸出以及隨之而來的產品清潔都令人擔憂。進入廢水的金屬中大約有一半保留在污水處理廠的污泥中;其余的則通過污水排放到河流中,主要產生淡水生態毒性和人類健康影響。
|
|